福州工藝扇作為揮灑翰墨的載體,是古今文人雅士、名流商賈的必備之物。其講究扇骨之美,而制作工藝扇尤以扇骨制作工藝難度高。沈德符《萬歷野獲編》記敘“惟以棕竹、毛竹為之者,稱懷袖雅物,其面金不足貴,惟骨為時所尚”。
鄭高簡介
鄭高 1966年生人,師從曹小弟,現任中國工藝扇藝術協會理事,評委會主任,非物質文化遺產《木作編扎o工藝扇手工制作》傳承人。在融合傳統制扇工藝的同時,鄭高創新以“古琴式”、“古錢幣式”、“銀錠式”扇頭;挖掘搶救了“合竹”制作工藝等多項傳統制作工藝。代表作品有梅鹿合竹工藝扇、玉竹燕尾工藝扇、玉竹和尚頭工藝扇、湘妃九單工藝扇等。同時致力于北派工藝扇傳統樣式的研究、保護與恢復;制扇工藝、工序的傳承;制扇傳統工具的制式及使用方法的沿襲;對傳統失傳工藝的研究、保護與恢復;對古扇修復技藝的研究;以及在傳統工藝基礎上的藝術創新。
精工扇藝名家之寵
鄭高制扇為馬季先生生前定制作品,馬季先生為鄭高扇藝提攜匾額,其作品在曲藝界廣受追捧。2007年指導出版了《工藝扇把玩與鑒賞》一書。 2008年,鄭高扇藝在榮寶齋舉辦了北派工藝扇作品展,已故文博王世襄感慨萬千,并題詞“扇藝”。其作品曾被奧委會主席羅格夫人收藏,并多次被中央教育電視臺、北京電視臺、遼寧衛視、美國《僑報》、《北京青年報》、《新京報》、《北京晚報》等媒體報道。
傳承古法挽救瀕危扇藝
成品工藝扇制作可分為南北兩派,南派以蘇州、杭州、四川為代表,風格精雕細琢。北派則以京、津、晉等地為代表,風格大氣疏朗。民國初年北派工藝扇的發展達到峰值,南北兩派分庭抗禮。但建國后北派制扇逐步衰落幾近滅絕,很多傳統制作工藝已經失傳恢復難度較大,瀕危狀況不容忽視。
目前長江以北的工藝扇作坊屈指可數,北派工藝扇制作工藝幾近滅絕,僅高箑堂一處仍完全依照創痛手法,使用創痛制扇工具進行專門的北方工藝扇研究。制扇所采用的傳統制扇工具在國內已經較為罕見,幾十道制扇工藝均得以保存。在保存傳統制作工藝的基礎上,制扇工藝師鄭高積級奔走于江南各地,以扇會友,二次拜師與南派制扇曹小弟,促成了當代制扇工藝南北兩派的交融。
扇藝術的投資價值所在
一把工藝扇能賣到數千元,甚至上萬元,其秘密究竟是什么呢?有人認為;“這體現了人工賦予工藝扇的美學生命,使工藝扇不僅具有人工價值,還具有了文化價值,使工藝扇具有了藝術品的屬性,值得收藏,也值得投資?!?調查顯示,材質較昂貴的工藝扇畢竟很稀少,銷售好的還是手工扇,價格大約在幾千元至上萬元。這類工藝扇的材質很講究,包括材料有象牙、玳瑁、竹、檀香木、紅木等等,加以扇面內容也是獨一的工藝美術的原創作品,有很高的收藏價值。